2021年深圳市未来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精神,落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根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教高厅〔2020〕1号),经企业申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审议通过,形成了2021年7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共有303家企业支持项目8248项。 我司成功入选名单, 项目包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二大类,共计14个项目。
申报指南: https://mp.weixin.qq.com/s/QkIko1JD_8DNvrpLaVIOOg
也可登录“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网址:http://cxhz.hep.com.cn)查询
一、请各省(市、区)教育厅(教委)加强组织和宣传,将本通知转发给相关高校,动员更多教师积极参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二、有关高校要根据各校情况和产学合作需要,组织师生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自愿在平台注册申报,并加强项目申报及实施过程管理,指定专门人员在平台上负责项目申报、协议签署、结题审核等工作。
三、有关企业要严格遵守《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切实履行承诺,规范项目管理,保证项目评审的公开公正,及时公布项目评审结果。
四、时间安排
9月10日前在平台内完成协议确认的项目,教育部组织审核后将于10月发布立项名单。
9月10日后在平台内完成协议确认的项目,将不纳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
2021年7月9日
------------------------------------------------------------------------------------------------------------------------------------------------
一、深圳市未来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2项 。围绕汽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土木与建筑、基础医学与护理、护理、地质、中小学教育、虚拟现实等学科领域,支持高校在这些领域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建成一批高质量、可共享的虚拟仿真资源。这些建设成果将向社会开放,任何高校都可以参考借鉴用于教学和人才培养。
##面向汽车、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等轨道交通类的车载虚拟仿真课程3项
主要通过三维立体虚拟现实交互显示装置对公用车载大型设备的三维立体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通识化教学,对车载中的核心关键零部件进行虚拟仿真3D可视化拆装,同时形成碎片化教学三维素材资源,便于老师进行二次使用并形成新的教学设计。通过多模态数据传感技术,打造半实物虚拟仿真数字孪生体,利用互联网、5G等网络技术形成一批有特色的线上线下数字孪生教学课程。
##面向基础医学与护理仿真课程 2项
拟通过三维立体虚拟现实交互显示装置对人体进行3D立体仿真化的系统解剖、局部解剖、断层解剖。同时对基础形态学的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血液检验学、生物学等内容,支持资源共享,个人性化教学/学习,虚拟仿真实验等功能。
##面向地质、土木与建筑虚拟仿真课程 2项
拟通过虚拟仿真软硬件技术构建带有物理属性的、开放性的、弹性可塑化多维BIM系统;构建以力学虚拟仿真相关的土木虚拟仿真实验,包括但不限于混泥土材料、坑道施工、道路勘测等实验内容。
## 面向中小学教育的虚拟仿真课程 2项
主要以师范教育重综合素质育人和职业教育重实践技能培养为目标,在信息化理念的引领下,小学教育专业资源库建设集聚政校行企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专业发展,拟建设理化生、地理、历史科目相关的创新型教学课程改革内容。理论知识学习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突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直观的了解其应用的领域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虚拟仿真实训主要应用于虚拟实训与实物实训,与虚拟仿真软件无缝对接,实现数据聚合。其功能主要包括考勤、示范观摩、实训操作、实训报告、评价等。评价系统可综合学生考勤情况、上课互动情况、实训过程数据、实训报告等,科学、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形成“即教、即学、即练、即考、即巩固”的闭环控制。
##机械工程类虚拟仿真课程 3项
涵盖智能制造、控制技术、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等相关专业。主要通过三维立体虚拟现实交互显示装置对机械精密设备或的三维立体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通识化教学,对机械工程的核心关键零部件与控制系统进行虚拟仿真3D可视化拆装,同时形成碎片化教学三维素材资源,便于老师进行二次使用并形成新的教学设计。通过多模态数据传感技术,打造半实物虚拟仿真数字孪生体,利用互联网、5G等网络技术形成一批有特色的线上线下数字孪生教学课程。
2)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2项
主要企业指导教师和项目研究方向,支持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面向机电、交通物流、智能制造、电子电路、计算机、虚拟现实、软件工程专业基于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创业创新项目,从创业创新的角度去实践上述专业,同时也包括以下课程:《迎接创业创新的新时代》、《创业团队》、《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商业模式与设计》等课程,掌握和理解企业内外部资源、财务资源等概念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理解产品和服务、管理业务发展模式、财务盈利平衡分析;理解商业计划书结构组成及撰写过程、了解其使用的场景等知识。这些建设成果将向社会开放,任何高校都可以参考借鉴用于教学和人才培养。
二、申报条件
1)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1)项目负责人必须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在职教师,相关专业专任教师或专职实验人员;
(2)参与开发的课程或实验项目应至少在学校开设了两个学年,学时安排应不少于32学时,平均每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五次,并纳入了培养计划和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大纲;
(3)优先考虑国家级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五大金课”其中一项、获得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或者“五大金课”中某一项的申报单位。
2)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项目负责人必须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在职教师,相关专业专任教师或专职实验人员;
附件下载
2021年第一批深圳市未来感知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请书模版
2021年第一批深圳市未来感知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请联系我们
电话:186-7230-6868(徐老师)
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
12月1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具体通知如下:
深圳市未来感知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未来感知”)11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10个,创新创业联合基
金1个。具体名单如下:
此次立项的获批,为未来感知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产学合作模式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感谢各大高校对未来感知的支持与信任,
2022年未来感知将携手高校教师继续推进落实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高校提供高质量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与实训服务,持续推动企
业端与高校端深度融合,实现培养造就多样化、创新型人才,不断深化“互联网+VR”教育教学改革。
附件下载
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按企业排序).pdf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请联系我们
电话:186-7230-6868(徐老师)
Copyright © 2016 深圳市未来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84035号-1